70年代外贸出口的正宗老货錾刻铜墨盒
【宝贝介绍】
此墨盒做工十分规整,表面錾刻青竹与怪石,青竹挺拔,怪石嶙峋,工艺十分精细,表现也很完美。千百年来,竹子被赋予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自古文人雅士就有爱竹赏石之风尚,爱竹之高洁、坚韧,赏石之惊奇、自然。一句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,道出了文人雅士对竹子从骨子里的挚爱和痴迷。传说凤凰,非竹实不食,非梧桐不栖,非醴泉不饮。
长:107mm,宽:92mm,高:30mm。
郑板桥在《板桥题画竹石》中描述:十笏茅斋,一方天井,修竹数竿,石笋数尺,其地无多,其费亦无多也。而风中雨中有声,日中月中有影,诗中酒中有情,闲中闷中有伴,非唯我爱竹石,即竹石亦爱我也。彼千金万金造园亭,或游宦四方,终其身不能归享。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,又一时不得即往,如何一室小景,有情有味,历久弥新。(译文:十笏茅草盖的书斋,一口天井,一些竹子,一些石笋,地方不大,耗费也不多。而风中雨中有声,日中月中有影,诗中酒中有情,闲中闷中有伴,不只是我爱竹石,即竹石也爱我。以前的人用千金万金造园亭,或游宦四方,最后他们不能享受。但是我们这一辈想要游名山大川,又一时间不得即往,哪里如一室小景,有情有味,历久弥新乎?)
【文化背景】
錾刻工艺的操作,是在设计好器形和图案后,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,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,在金属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。
利用金、银、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兴起来的錾刻工艺,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,它是随玉石器、骨角器等加工技术演化而来。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、金银器上的一些錾刻文、镶嵌和金银错等文物标本可知,这种技术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。
錾刻工艺品的造型,主要分为平面的片活和立体的圆活,片活是平装在某些器物上或悬挂起来供人欣赏,圆活则多作为实用器皿使用。完成一件精美的錾刻作品需要十多道工艺程序,操作者除了要有良好的技术外,还要能根据加工对象的需要自己打制出得心应手的錾刻工具,打制工件的金属板材,调制固定工件的专用胶料、配制焊药、摹绘图案。
【温馨提示】
1. 商品贵重,请参考多张图片,或咨询本人。
2. 北京的朋友欢迎当面交易。
3. 因是贵重物品,如需快递要另加保值费。
4. 收快递时,请当场检验核对商品,如有损坏或不符则立即拒绝签收,并立刻我,我会为您尽快办妥。
5.如签收后再诉说少货错货坏货,我无法追究快递公司赔偿责任,恕我不承担责任。请淘友们切记切记切记。
6.不接受以“和想象中不一样”“没有想象中好看”等要求退换商品。请拍前看清所有描述与图片,三思而后拍。
【方式】
姓名:张文俊
527
如果您有其它咨询事项,可以邮件或站内信留言。
-
最近销售:0 掌柜:微末拾光¥35 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