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方光华主编的这本《旌德记忆》系旌德县地域历史、文化、风俗、人物等方面的文史资料集。内容主要分为“乡村记忆”、“商人记忆”、“文化记忆”和“宗教记忆”四辑。**辑“乡村记忆”,重点剖析了旌德县江村的宗族文化,诠释了旌德县庙首吕氏家族的文化传承,挖掘了旌歙古道的文化信息。第二辑“商人记忆”,首次披露了明清时期旌德商人队伍发展壮大的历史。第三辑“文化记忆”,重点阐述了文庙在旌德祟文重教上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,此外还介绍了旌德经史学家江藩和徽学的关系。第四辑“宗教记忆”,介绍了旌德本地的佛教建筑,为了解旌德佛教寺庙的历史沿革、文化信息提供了一扇窗口。
与水口建筑相匹配的是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村落水系规划。一位叫李俊的徽学研究专家在走访了众多徽州村落之后,总结出四个富有特色的村落水系。一是以黟县宏村为代表的“牛”形人工水系模式;二是以绩溪县上庄镇宅坦村为代表的远离江河的无水山区水系模式;三是以江西婺源县江湾村为代表的“江”形水系;四是以旌德江村为代表的“鳌鱼”水系。
黟县宏村,村落依小河、小溪,在高于村庄的河床上砌筑一道水坝,拦水保持水位,在其上方开挖一条人工渠,引河水进村,取水口处设水闸调节水流。水引进村后,沿着水渠走街过户,并辅以水池、水塘、小湖蓄水,形成一个完整的“牛”形人工水系。
绩溪县宅坦村,境内无自然溪流,水源十分贫乏。在村内、村外开挖了一百口水塘,水塘与水塘之间采用明渠暗沟相互连通,精心规划、建设了独特的人工水系。
江西婺源县江湾,村庄山环水抱,村前有大河,但庄基与河床有较大落差,不能将河水引进村,只能利用发源于村后靠背山的涓涓细流或发源村头、村尾的溪流,经过改造,将水引进村,村落水系网呈“江”字状。
旌德县江村,没有宏村傍河而居的优势,但比绩溪宅坦村幸运,村庄坐落在山坞中,附近没有河流,但有发源于靠背山的溪水,量虽小,只要把那涓涓细流用好用活,照样能规划建设一种少水村落的人工水系。
江村傍山而居,地形是东、南、北三面环山,三面坡;西面开敞,无屏障;中间平坦建房舍。东高西低水西流,形状如同畚箕。江村周围森林茂密,地表水和地下水异常丰富。先人将一条溪水自金鳌山引出,入村行
......